針對每天20噸的高鹽廢水處理需求,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處理設備和技術方案:
1.預處理階段
預處理的目的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、硬度離子和部分有機物,為后續的膜處理或蒸發結晶創造條件。
加藥混凝—氣浮、沉淀工藝:通過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,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凝聚成較大的顆粒,然后通過氣浮或沉淀的方式去除。該工藝適用于含鹽量較低(COD濃度在5000mg/L以下)的廢水。
Fenton或電Fenton催化氧化工藝:利用Fenton試劑(過氧化氫和亞鐵離子)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強氧化處理,能夠有效降低COD。該工藝適合處理COD濃度在10000mg/L左右的廢水,但需要控制pH值在24之間。
2.膜處理階段
膜處理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廢水中的鹽分和有機物含量。
雙膜法(超濾+反滲透):先通過超濾去除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和懸浮物,再通過反滲透進一步去除溶解性鹽分和小分子有機物。該工藝能夠顯著降低廢水的含鹽量,減少后續蒸發結晶的負荷。
優點:大幅度降低蒸發結晶除鹽的水量,降低運行成本。
缺點:對進水水質要求高,膜易污染,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換,投資和運行成本較高。
3.蒸發結晶階段
蒸發結晶是實現高鹽廢水零排放的關鍵技術,通過蒸發濃縮使鹽分結晶析出。
多效蒸發(MEE):利用多級蒸發器,通過多次利用蒸汽的余熱,降低能耗。多效蒸發一般控制在36效蒸發,能夠有效減少廢水體積,實現鹽分結晶。
優點:能耗相對較低,適合處理含鹽量較高的廢水。
缺點:設備投資較高,運行維護復雜。
機械壓縮蒸發(MVR):通過機械蒸汽再壓縮技術,將蒸發過程中產生的二次蒸汽壓縮升溫后作為熱源循環使用,進一步降低能耗。
優點:節能效果顯著,運行成本低。
缺點:設備投資高,對操作要求嚴格。
4.零排放技術
零排放技術是將高鹽廢水處理后的濃鹽水進一步處理,實現鹽分的回收和水資源的再利用。
結晶工藝:包括冷卻結晶和熱結晶。冷卻結晶是通過降低溫度使鹽分結晶析出,而熱結晶則是通過加熱濃縮后再冷卻結晶,能夠實現鹽分的完全分離。
優點:實現鹽分的資源化利用,減少環境污染。
缺點:工藝復雜,能耗較高。
設備選型建議
根據每天20噸的處理量,可以考慮以下設備配置:
預處理設備:加藥混凝反應池、氣浮機或沉淀池。
膜處理設備:超濾系統(處理量20m3/d)、反滲透系統(處理量1015m3/d)。
蒸發結晶設備:多效蒸發器(34效)或機械壓縮蒸發器,處理量根據濃縮后的廢水量確定。
在選擇具體設備時,需要根據廢水的水質(如含鹽量、COD濃度、硬度等)和處理要求(如是否需要零排放)進行詳細設計和選型。